遵守了飲食原則,也規律運動了,還是瘦不下來?少吃多動,不能保證減肥成功。原來,一些生活中的小習慣如討厭走樓梯、搭交通工具只坐不站、不愛喝水、不吃早餐、愛吃小體積高熱量的食物等,無形中都在抵銷為了減重所做的努力。
你知道嗎?站著講電話能消耗熱量;三餐飯前喝水500cc能減肥。相反的每天睡不到6小時,肥胖機率增20%;不吃早餐的肥胖機率升高到34%;一顆小小的水餃熱量將近100卡。
我們渾然不知它們對減肥的影響那麼大。
減肥是行為養成,戒掉這些壞習慣,還自己更有效率的減肥方式吧。
1.不吃早餐 (胖的機率高34%
「每天少吃一餐,應該會瘦吧?」真是個大誤會。沒有吃早餐習慣的人比固定吃早餐的肥胖機率多了34%,規律吃早餐,體重愈輕。
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副理事長蕭敦仁將人比喻為機器,經過一夜的休眠狀態,重開機當然需要燃料以運作,否則運作效率較差。也就是說,早上起床不吃東西,整天新陳代謝差,身體會以為今天是「飢餓日」而降低代謝,以致中餐餓過頭吃太多,不但傷胃,也容易胖。記得,減肥一定要吃早餐。
2.每天睡不到6小時 (抑制食慾的血清素會下降
一天睡不到6小時的人因破壞荷爾蒙平衡,肥胖機率增20%。蕭敦仁指出,睡眠不足會導致加速脂肪堆積的腎上腺素、刺激食慾的飢餓素(ghrelin)上升,抑制食欲的血清素、瘦素(leptin)反而下降,兩相加成的後果就是讓人愈吃愈多,尤其增加對垃圾食物的渴望。
3.不愛喝水、太晚吃、突然少吃!(這真的不太妙
維吉尼亞理工學院研究發現,每天三餐飯前半小時喝500cc水,3個月後能減下2公斤。
蕭敦仁補充,飽足感跟食物的體積與重量有關,飯前喝一杯水,水的飽足感強,自然不易吃太多,一餐平均能少攝取20~30卡熱量。
此外,太晚吃飯也是個嚴重的壞習慣。劉燦宏指出,飢餓素在晚上作用旺盛,會讓人特別想吃高油高糖的東西;且副交感神經在夜晚活躍,會刺激腸胃蠕動,消化、吸收得快,碰上晚上活動力低,容易讓脂肪儲存在腹部、肝臟這些方便長久存放、難消脂的地方。
另外,突然改變飲食模式,過分抑壓或過分控制原有飲食習慣,容易引致暴食,以致「得不償失」!所以減少食量應該逐步進行,不要一次逼迫得太緊!
4.覺得吃小體積的食物不會胖 (10顆水餃的熱量是跟便當一樣高der~
10顆水餃的熱量比排骨便當低?為了減肥,你可能會選擇水餃。
事實上,這些混食的食物如水餃、小籠包、鍋貼、燒賣的熱量並不低,別被它的大小騙了。一顆包肉的水餃,熱量就有60~100卡,小籠包一顆100卡。
若真的好想吃,劉怡里提醒,頻率要減少,或專挑包海鮮、包蔬菜的吃。
5.吃太快 (體重過重者近七成有這問題
根據肥胖研究學會年會的研究資料,體重過重者常有的飲食習慣以「用餐速度快,少於20分鐘」排第一,近七成的人有這個壞習慣。
一頓飯要吃半小時以上,否則胃飽了、大腦沒飽,會愈吃愈多,還會影響消化。
6.只運動,不活動/有氧運動做很多 卻忽略肌力訓練
身邊一定有吃很多、少運動卻不會胖的人,關鍵就在他們從事「非運動熱量消耗(NEAT,Non-Exercise Activity Thermogenesis)」頻繁,也就是透過日常生活的瑣事來燃燒脂肪,例如站立、爬樓梯、園藝、做家事或看電視時坐不住走一走等。下次講手機時,站起來走走;別抱怨停車格太遠,這可是個減肥的好機會。
運動流很多汗,總有脂肪正在快速離去的錯覺。但只重視有氧運動如慢跑、飛輪,不在乎無氧訓練,容易復胖,又瘦得慢。
「長肌肉」對維持體重很重要。無氧肌力訓練能使肌肉增生,肌肉又比脂肪多燃燒5倍熱量、能延長燃脂的時間。或仰臥起坐、伏地挺身這些簡單的無氧運動增肌,提升身體的基礎代謝率和肌細胞的燃脂能力。運動時,有氧運動與肌力訓練雙管齊下,才能減得快又減得好。
文章編輯自:天下雜誌、蘋果日報